去年7月,上海奉贤区一公司遭遇重大危机,资金链断裂,公司无法支付40余名员工工资。经过劳动仲裁,公司与员工最终达成了工资支付协议,但在具体执行上却出现重重困难,迟迟无法执行到位。奉贤总工会主动作为,与区法院、镇政府建立“欠薪执行专班”,通过十余轮协商谈判,在不久前最终促成208万元专项执行款用于职工欠薪支付。
欠薪案调解成功 但工资支付遇阻
“一次次承诺,一次次落空,我们还能相信什么?”“公司倒闭,工资拿不到,一家老小怎么办?”……2024年7月,奉贤某个门业公司遭遇重大危机,陷入多起诉讼漩涡。与此同时,公司已无法自行妥善解决员工工资拖欠纠纷。40余名员工无奈之下只好求助相关部门。奉贤区总工会获悉情况后,第一时间启动预警机制,迅速介入,指派工会法律援助律师,引导职工依法维权,协助职工争取合法权益。经区总工会牵头协调,在区人社局、区法院、镇政府等部门的通力合作下,在“三所一庭”“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服务站”等“工会+”多元化解机制的保驾护航下,公司与员工进行了多次磋商,42名职工与该门业公司成功达成调解。
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公司未能按期兑付。“该门业公司已负债累累,名下财产早已被其他法院在多个案件中查封、冻结,无法如期如数、按照调解方案支付职工工资等款项。”奉贤区总工会权益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解释,这种情况很常见,许多拖欠工资的公司同时也面临破产困境,到执行阶段往往才是最难的部分。
“预警—调解—执行” 全周期维权机制
此案涉及人数众多、金额巨大、财产查找困难。面对复杂局面,区总工会与区法院、镇政府第一时间建立“欠薪执行专班”,启动涉众欠薪处理机制。专班多部门共同配合法院,核查企业应收账款等关键财产线索,协同执行法官快速核查、锁定目标资产。最终,浦东某公司应收账款的关键信息被锁定,成为破解关键。经核实,门业公司的应收账款确有其事,但该款尚未进行过结算,数额未定。而门业公司又债务累累,该应收账款早已被其他法院在多个案件中冻结,根本无法支付本案工人工资,案件执行似乎又陷入僵局。
“欠薪执行专班”没有轻言放弃。区总工会联合区法院执行局多次约谈公司经营者及他案债权人,阐明职工生存权益的优先性,一方面晓之以理,一方面动之以情,耐心沟通并逐步调整各方心理预期。历经半年,在平衡各方利益后,成功说服各债权人适当让渡部分款项用于支付职工欠薪,成功追讨执行款208万余元。在员工们的认可与理解下,案件得以稳妥处理,员工们的合法权益亦得到了保障。
发放会现场,142万余元现金直接送到了员工手上,另有60余万元通过银行转账予以给付,到场的员工代表皆激动不已。
此次案件的成功实践,彰显了工会在执行联动中“粘合剂”的作用。通过“工会主导+部门协同”体系破解“财产多轮冻结”困局,以“权益优先+利益平衡”模式化解债权人冲突,最终将欠薪治理从“被动应对”转向“主动预防”。从前期风险预警到后期款项发放,工会全程主动协调,既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,又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工会力量,在欠薪治理领域绘就了一幅“机制创新、多方共赢”的新时代“枫”景图,为涉众型劳动争议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奉贤工会样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