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简介
河南城建学院是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、以“城建”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高校,也是全国仅有的以“城建”命名的两所本科高校之一。学校坐落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园林城市—平顶山市新城区美丽的白龟湖畔,草木葱茏,鸟语花香,学习生活环境宜人。 河南城建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83年的平顶山城建环保学校和1985年的武汉城建学院河南分院,历经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、平顶山工学院等历史时期,2008年更名为河南城建学院。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,升格为本科院校。 学校工科优势突出,城建学科特色鲜明,开办有53个本科专业、7个专科专业,涵盖工、管、理、文、法、艺等八大学科门类。设有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、管理学院、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、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、能源与建筑环境工程学院、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、艺术设计学院、计算机与数据科学学院、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、材料与化工学院、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、数理学院、外国语学院、法学院、国际教育学院、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学院,面向全国31个省、直辖市、自治区招生,目前全日制在校生20800余人。 学校占地面积1730亩,校舍总建筑面积63万多平方米,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.2亿多元,教学实验室(中心)96个,纸质藏书150万多册,电子图书60万多册,各类中外文数据库45个,各类运动场和体育馆面积近11万平方米。在职教职工1194人,其中专任教师909人,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366人,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的教师762人,特聘教授、讲座教授、客座教授51人,市、厅级以上学术技术带头人47名。建校以来,共为国家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才。 学校注重内涵建设,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;省级特色专业7个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、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、教学团队3个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、精品课程8门;省级重点学科4个、工程技术中心3个、工程实验室4个,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。近三年来,承担包括“863”计划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攻关项目203项;出版著作、教材320部;发表论文被SCI、EI、ISTP、CSSCI收录831篇;获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50项;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励136项。近年来,先后通过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、住建部高等教育专业评估。学校开展双学位教育,与郑州大学等国内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。 学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。三年来,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大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得700多项奖励。设有中科创业学院,校大学生“菜鸟创客众创空间”为省级众创空间,创新创业氛围浓厚,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,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。“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市场城建类分市场”设在我校,为学校乃至全省城建类毕业生就业提供了便利条件。学校被MyCOS网大学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列为中南地区非“211”本科院校第20位,是河南省唯一一所非“211”院校排名进入前20位的高校。2016年学校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“百校工程”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。 学校实施“校企合作,产教融合”战略,建设有大学科技园、资产经营管理公司、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,搭建了河南省城乡规划大数据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、河南省高分数据平顶山分中心,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科研监测中心、健康食品协同创新中心、尼龙产业技术学院等创新服务平台,同政府、企业开展深入合作,积极发挥服务社会职能,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。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,与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俄罗斯、澳大利亚、马来西亚等国外知名大学开展教学与科研合作,不断扩展深化对外交流。2011年以来,先后与英国高地群岛大学、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建筑工程大学、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开展本、专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,目前在校生1280人。 学校秉承“厚德唯实、博学慎思”的校训,弘扬“明德尚学,知行合一”的办学理念和“自强不息,追求卓越”的大学精神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努力改革创新,推动转型提升,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,取得了显著成绩,深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,先后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50强高校、全国五四红旗团委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、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、河南省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、河南省文明单位标兵、河南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、河南省文明学校、河南省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、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、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、中国建筑学会科普教育基地、河南综合实力20强领军高校等称号。 展望未来,学校将继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按照“围绕一个中心,贯穿两条主线,实现三大目标,塑造四个特色,抓好五项建设”的发展思路和主要任务,坚持“应用型、城建类、地方性、国际化”的办学特色,紧跟“双一流”建设步伐,大力推进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、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、提升科研创新服务能力和完善学校治理体制机制”等战略举措,逐步培育建设城建类一流学科,努力实现办学层次突破,主动融入“百城建设提质工程”,加快推进转型发展,彰显办学特色优势,全面提升办学实力,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单位,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而努力奋斗!